楚天金報訊 □本報記者蒲哲
  “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,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;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,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。”昨日,一則央行對網絡、手機支付設限的消息,讓不少人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空間頓生擔憂。此前一天,央行剛剛暫停了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。
  單筆不超1000 一年不超1萬
  網絡、手機轉賬設苛刻上限
  “不論出怎樣的政策,我們都尊重並且嚴格遵守,因為現在消息不確定,有什麼影響還不好說。”昨日,本報就此消息與一家第三方支付企業聯繫,對方表示已經獲悉此事,但辦法還沒有出台,很多消息還不確定,一切都不好說。這家市場占有率排名靠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宣傳部門稱,這一消息已經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,“今天一睜眼就被各方問這個事”。
  本報記者發現,關於此事的所有消息,均來自一家媒體的一則報道。該報道稱,央行近日向多家機構下發《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》、《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》草案,征求意見提出:“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,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;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,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。”“這是央行第三次征求意見,不出意外,也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征求意見。反饋意見的時間只給了三天,已於13日截止。最後一次征求意見稿和前兩次相差巨大,很多政策出乎意料。”知情人士如此表示。
  互聯網理財產品遭遇難題
  大額購買餘額寶或受影響
  昨日,本報記者聯繫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,但相關人士都表示,並未看到辦法全文,外界的理解可能出現偏差。“如果轉賬的概念,僅是指三方支付賬戶之間的轉賬,或許影響並不是很大。”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技術人員表示,第三方支付賬戶多用於支付和消費,轉賬多是小額,那樣的話市場影響就不是太大。
  不過,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如果轉賬的概念,也適用於從支付賬戶進入理財賬戶的話,那影響就會相當大了。“最直接的影響,應該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了。”昨日,一本土第三方支付企業人士表示,如果媒體報道內容確實,那最先受到影響的,將是去年以來大出風頭的“餘額寶們”。“我現在餘額寶賬戶里,有超過10萬元的資金。”漢口的肖先生表示,如果對從支付寶轉到餘額寶的這類行為,也歸於上述轉賬概念的話,他會放棄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,“太麻煩了”。“可以明確的是,用於消費的額度會受限。”上述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表示,從報道透露的內容可以發現,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,同一人所有支付賬戶月消費累計不得超過1萬元。超過限額的,應通過銀行賬戶辦理。
  監管層關註金融創新風險
  傳統銀行業贏得追趕時間
  “央行此舉,也是在防範風險。”昨日,本地一金融學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,互聯網金融去年一年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受到了眾多用戶的熱烈追捧。
  上述學者表示,這是一種金融創新,但在肯定創新的同時,也要看到高歌猛進帶來的風險。他以餘額寶為例稱,半年多時間餘額寶規模達到數千億元,一般人看到的只是由此帶來的高收益,但卻忽視了風險。“互聯網理財產品幾乎都是對應著貨幣基金,而貨幣基金也是有風險的。”他表示,貨幣基金長期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4%左右,最近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逐漸下降,一旦收益率突破人們的預期,很可能引發集中兌付。一旦民眾產生恐慌心理,擠兌的風險就上升了。“從這個意義上講,央行是未雨綢繆。”上述學者表示,央行並不是在打擊創新,“只是讓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慢下來,欲速則不達”。“這也可能是監管層考慮為傳統金融行業留下一點追趕的時間。”一家位於光谷的支付企業人士表示,目前多家銀行都在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,但一些銀行步伐太慢,央行此舉也是一種保護。“如果真的實行,可能對支付寶、財付通等幾家大的支付企業衝擊大。”該支付企業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,目前全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約有250家,真正發展得很好的,也只有幾家依托騰訊和阿裡的機構,而其他大多數支付企業,還是處在與傳統銀行業、銀聯共生甚至是寄生的階段,“央行此舉,對我們而言,或許還是好事”。
  (原標題:央行再出狠招為第三方支付設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h12ehtnm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